按用途的不同,可将工作面的炮孔分为三种(见图8-1):
图8-1 井巷爆破炮孔分类
a-掏槽孔;b-辅助孔;c-周边孔
(1)掏槽孔。掏槽孔的作用是将自由面上某一部位的岩石首先掏出一个槽子,形成第二个自由面,为其余的炮孔爆破创造有利条件。掏槽孔的爆破比较困难(只有一个垂直炮孔的自由面),因此,在选择掏槽形式和位置时应尽量利用工作面上岩石的薄弱部位。为了提高爆破效果、充分发挥掏槽作用,掏槽孔应比其他炮孔加深10 - 15 cm,装药量增加15%- 20%。
(2)辅助孔。辅助孔是破碎岩石的主要炮孔,其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槽子体积和增大爆破量,并为周边孔爆破创造平行于炮孔的自由面,使爆破条件大大改善,故能在该自由面方向上形成较大体积的破碎漏斗。根据岩石的可爆性不同,辅助孔间距一般可取0.4 -0.8m。
图8-2 各类炮孔的排列及其爆破崩落范围
Ⅰ-掏槽孔的爆落范围;Ⅱ-辅助孔的爆落范围;Ⅲ-周边孔的爆落范围
(3)周边孔。周边孔可以控制爆破后的巷道断面形状、大小和轮廓,其作用是使爆破后的井巷断面规格和形状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周边孔的孔底一般不应超出巷道的轮廓线,但在坚硬难爆的岩石中可超出轮廓线10 - 20cm。这些炮孔应力求布置均匀,以便充分利用炸药能量。辅助孔和周边孔的孔底应落在同一个垂直于巷道轴线的平面上,尽量使爆破后的新工作面平整。周边孔间距取0.5 - 1m,孔口距离巷道轮廓线0.1 -0.3m。周边孔又可分为顶孔、底孔和帮孔。
各类炮孔的排列及其爆破崩落范围,见图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