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宁和利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服务热线

18564280928

联系我们

电话:18564280928
手机:18564280928
邮箱:admin@baidu.com
地址:山东济宁鱼台县北环路西首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开采时的观测工作

作者: 时间:2019-10-08 10:00

    “三下”开采时的观测工作,主要是为了研究在不同开采条件下移动的规律性,检验防护对象的安全性,以及为建筑物的维修和加固、水体下的合理开采提供可靠的第一手基础资料。

    1.建筑物下开采的观测工作

    建筑物下开采时的观测工作,是为了了解地下开采对建筑物的影响和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研究地表变形与建筑物破坏的关系,制定保护建筑物的开采措施和防护措施。并检验建筑物的加固措施的效果。

    观测点的布设要按照建筑物的类型和观测目的而定,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对于砖石结构的工业和民用建筑,观测点应埋设在纵横墙的连接处、窗间墙的勒角部位以及柱体的下部等部位。同时,还应在与上述点位对应的地表设置对点。每侧墙壁设置的观测点不得少于三个,点间距离一般为3 -10 m,对点距离一般为1.5 m。

    2)框架、排架结构建筑物,观测点应设在每根柱体的下部及对应的地表上。

    3)高耸建筑物,应于建筑物的顶部及底部设置对应观测点,也可以利用避雷针作为顶部的观测标志,以便观测其倾斜度。底部应设置四个观测点及其对应的四个地面对应点。

    4)变形缝和缓冲沟,应在其两侧设对点,观测其变化情况。

    5)管道及机械设备,应在管道一侧及两端、机械设备基础上设点,以观测其变形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观测方法及要求,可参考地表观测站的具体要求。

    在建筑物附近,应尽可能同时设置地表观测站,以便掌握地表移动的情况,进行对比。

    2.铁路下开采的观测工作

    铁路下开采的观测工作是为了研究地下开采后,路基和上部建筑的移动变形规律,掌握路基和线路的动态,为铁路的维护和维修提供指导,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行。

    一般应同时设置轨道观测线和路基观测线进行观测。

    1)轨道观测线应设在钢轨上,点间距离在直线上为12.5 m或25 m,曲线上为10 m或20 m,由钢轨的标准长度而定。

    2)路基观测线应设在路肩上,与轨道观测线位于同一侧,其观测点与轨道的观测点相对应,观测点至钢轨距离一般为1.5 -2 m。

    观测线长度应大于预计移动的范围,路基观测线两端应分别设置两组控制点,如有可能,可同时设置地表观测站。

    直线路段的观测项目与精度要求与地表观测站的要求相同。全面观测可每间隔1-2个月进行一次,加密水准测量应根据线路下沉速度及维修要求来确定,一般为5 -15 d为一个周期。

    曲线路段的观测,除了进行直线路段的观测内容外,还需要进行平面测量。在路基观测线上选择若干个观测点作为导线点,导线边长一般为100-200 m,导线的水平角用不低于6″的经纬仪观测三个测回。此外,还应测量出观测点到导线边方向的支距。导线边的长度可用各有关观测点间的距离和各点的支距计算得出,也可以直接观测。

    轨道观测线的平面测量是以路基观测点为基础的,测出各个轨道点的平面位置,然后通过采前位置和观测位置的比较分别计算出纵向和横向移动量。

    除了计算路基点下沉和垂直变形、纵横向移动外,还应计算线路各段的坡度变化,根据计算结果绘出相应的曲线图和纵横断面内的位移图。

    3.水体下开采的观测工作

    水体下开采的观测工作,是为了了解水体对矿井充水的影响、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和分布形态,为安全合理地进行水体下开采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主要观测的内容包括覆岩破坏的观测和水文观测。有条件时,还应同时设置地表观测站,以便了解覆岩的破坏与地表移动的关系。

    用钻孔深部测点和巷道观测点推断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可以用钻孔冲洗液法配合进行,综合分析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及其分布形态。

    水文观测,由水文地质人员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