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生、构造和采动等原因,在一些煤层的直接顶中,存在多组相交裂隙,如图9. 24所示,这就容易形成人字劈、升斗劈等游离岩块的镶嵌型顶板。在采煤过程中,如果支护不及时,这类游离岩块可能突然冒落砸人,造成局部冒顶事故。
对于单体支柱工作面,在工作面两端机头、机尾处,暴露的空间大,支承压力集中,巷道提前掘进,引发了巷道周边的变形和破坏。并且经常要进行机头、机尾的移置工作,拆除老支架、支设新支架时,碎顶可能进一步松动冒落。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要拆掉原巷道支架的一个棚腿,换用抬棚支承棚梁,在这一拆一支之间,碎顶也可能冒落。工作面两端的顶板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工作面及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冒顶或顶板下沉量大,为端头支护和移设带来了许多困难,甚至影响到工作面的正常推进和产量。

图9. 24 顶板中游离岩块
为预防工作面两端发生漏顶,可在机头、机尾处各应用四对一梁三柱的钢梁抬棚支护(即“四对八梁”支护),每对抬棚随机头机尾的推移迈步前移;或在机头机尾处采用双楔铰接顶梁支护(一般铰接顶梁加上楔子后,不能向下弯,但能向上弯,双楔铰接顶梁则向下向上均不能弯)。在工作面与巷道相连处,宜用一对抬棚,迈步前移,托住原巷道支架的棚梁。此外,在工作面两端还可以采用十字铰接顶梁支护系统以防漏冒。
在超前工作面10 m以内,巷道支架应加双中心柱;超前工作面10~20 m,巷道支架应加单中心柱以预防冒顶。
综采时,如果工作面两端没有应用端头支架,则在工作面与巷道相连处,需用一对迈步抬棚。此外,超前工作面20 m内的巷道支架也应以中心柱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