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本部分所述石门揭煤防治突出的措施是石门从揭煤位置开始直到揭煤结束的全过程中所采用的防突措施。石门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包括预抽瓦斯、排放钻孔、水力冲孔、水力冲刷、金属骨架、煤体固化或其他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措施。在实施防治突出措施时,都必须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符合本矿井实际的有关参数。
石门揭煤前,用综合指标法、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有突出危险时,可以采用预抽煤层瓦斯的防突措施,主要目标是大幅度降低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分布于煤层中的预抽钻孔也有缓解煤层地应力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在石门工作面施工钻孔,然后封密钻孔,抽采瓦斯。实质上是加速瓦斯排放,缩短排放时间,减少钻孔工作量。
(1)适用条件:煤层透气性较好,有足够的抽采时间(不少于3个月)。
(2)钻孔孔径:一般为75~120 mm。
(3)钻孔控制范围:石门的两侧和上部轮廓线外至少5m,下部至少3m。石门揭煤预抽或排放钻孔控制范围如图4-34所示。
图4-34 石门揭煤预抽或排放钻孔控制范围
立井揭煤工作面钻孔控制范围是:近水平、缓倾斜、倾斜煤层为井筒四周轮廓线外至少5m;急倾斜煤层沿走向两侧及沿倾斜上部轮廓线外至少5 m,下部轮廓线外至少3m。钻孔的孔底间距应根据实际考察情况确定。立井井筒揭煤预抽或排放钻孔控制范围如图4-35所示。
揭煤工作面施工的钻孔应当尽可能穿透煤层全厚。当不能一次打穿煤层全厚时,可分段施工,但第一次实施的钻孔穿煤长度不得小于15 m,且进入煤层掘进时,必须至少留有5m的超前距离(掘进到煤层顶板或底板时不在此限)。
1-预抽或排放孔;2-立井
图4-35 立井井筒揭煤预抽或排放钻孔控制范围
预抽瓦斯和排放钻孔在揭穿煤层之前应当保持自然排放或抽采状态。
(4)钻孔间距:钻孔孔底间距应根据实际测定的有效抽采半径确定,也可以根据煤层透气性和允许抽采时间确定,一般为23 m,要求均匀布孔。
(5)要求达到的效果及评价指标:在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瓦斯压力降到0. 74 MPa以下,煤层瓦斯含量降到8 m³/t以下或瓦斯含量低于始突标高的煤层瓦斯含量时,认为措施有效。也可在预抽率大于或等于30%后,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效果检验,证明无突出危险后,揭开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