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药壶爆破是用一般的打孔方法将炮孔凿成之后,在炮孔底部放入少量炸药爆破,如此反复几次,在炮孔底部便形成一个大的壶形空腔,这就是药壶(如图7-22所示)。在此基础上,装入计算好的炸药进行爆破,这便是药壶爆破。这种爆破的实质是把普通炮孔爆破法中的长柱形药包变形成集中药包(近似球形药包),使得爆破时所产生的能量更集中,从而有利于克服台阶底板阻力。
药壶法适用于孔深2 - 10m、中等坚硬岩石的矿山台阶爆破,在坚固岩石或岩石节理裂隙很多及有地下水的情况下均不宜采用。
图7-22 药壶
(a)第一次扩壶;(b)第二次扩壶;(c)形成药壶
1-地面线;2一导线;3-炸药
药壶法炮孔的深度、方向、位置基本上与炮孔法相同,下面仅就其与炮孔法不同之处进行介绍。
(1)当炮孔较深时,应做一些简单的测量控制工作,再设置炮位。
(2)炮孔深度不宜太深,一般不超过6m。
(3)炮孔一般为垂直孔,也可以打倾斜孔和水平孔。
(4)炮位应放在整体岩层上,尽量避开裂缝或软弱层。
炮位选好后即可进行打孔。炮孔到达预定深度后,将炮孔清除干净,然后进行炮孔底部的扩大工作,如图7-23所示;
图7-23 扩爆药壶示意图
(1)药壶可以一次扩爆而成。但是当扩爆需投药量多时,应分几次进行扩爆。在松软岩石中扩爆药壶时,装药可不加填塞;在中等坚硬的岩石中扩爆时,可使用局部填塞方法以减少扩大爆破次数,但最后两次不宜填塞,以免填塞物在爆破时冲不出炮口而落入药壶内。填塞物可使用砂和黄土混合物,填塞厚度为20 - 30cm。
(2)每次投入炸药扩壶之前,先将炮棍插入孔底,检查炮孔有无堵塞情况。
(3)在开始扩孔之前还要用药卷检查炮孔,如为垂直孔,用线拴住药卷放入孔内,如能顺利落至孔底,证明炮孔完好;如为水平孔,用炮棍插入药卷中间并绑好,缓缓送人炮孔并拉出,如畅通则证明炮孔良好,否则不易扩壶。
(4)投药扩壶时,第一次用药量应根据孔的深度来决定,一般认为,炮孔2m以内用1009,深2m以上用100 - 200g。次坚石、坚石扩壶次数多,第一次用药量取小值,以后扩壶用药量增加的多少一般可由爆破声来判断,如声高尖脆、犹如枪声且振动小,说明这次扩大不多,下次投药量比前次增加约1/3就可以了;如声音闷哑、犹如闷雷且振动大,则表明药壶扩大很多,下次投药量可成倍增加。同时,也可以由炮孔中冲出的石渣来判断扩壶量的多少;
(5)每次扩爆后,由于爆破后孔底的热量一时不易散出,继续装药易发生危险,需间隔一定时间。当炮孔深度在5m以内时,使用硝铵炸药应间隔15min;使用硝化甘油炸药应间隔30min;炮孔深度大于5m时,应用冷水冲洗后将温度计放入孔内5- 6min,待壶内温度降至40℃以下并将水吸干后,才能继续装药进行再次扩大。
(6)扩大药壶时,禁止将起爆药包的导火索点燃后丢进炮孔,以免发生危险。
(7)扩大药壶深入4m时,应使用电雷管或导爆索起爆。
(1)装药与堵塞。药壶扩大完毕后应将内部清理干净。装药前,还应检查其温度、有无渗水和堵塞,如发现有上述情况应采取措施处理后方能装药。
装垂直孔时,可用炮棍将药卷送人壶底,每次一筒;如为散药,可用漏斗灌入药壶内,先装一半,将起爆体放入,再装其余的炸药,此时不能用炮棍捣实炸药以免出危险。当药壶内装药较多时,应装入两个起爆体,一个放入药壶底,另一个在装药一半时放入。
药装完后,用砂黏土(不要含有石子、砖头等物)堵塞,在装药和堵塞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导线或导火索。
(2)药包起爆。炮孔深为3-6m、用火花起爆时,应使用两个雷管并同时点燃。孔深大于6m时,应用导爆索或电力起爆,但要设两套爆破网络,以免发生盲炮。
药壶爆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药壶爆破不论用何种炸药,起爆前必须铺设复线。
(2)使用的起爆器必须详细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在选择炮位时,应考虑到药壶扩大不会将附近岩层震垮,每次扩大后必须检查有无坍塌迹象,以免操作时发生坍塌事故。
(4)扩大孔底时使用导火线,引线的长度必须比炮孔深度长,严禁将导火线点燃后丢进炮孔。深度超过4m时,应用电力起爆或导爆索起爆。
(5)药壶扩好后,在炮孔周围如果发现岩层移动或炮孔变形,不能继续装药,必要时可考虑放弃这个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