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浆孔数
注浆孔数按下式计算:
(7 -3)
式中N-注浆孔数;
Do-井筒荒径;
A-井筒荒径至布孔圈距离,A=0 -1.5 m,如施工场地允许尽量取小值;
L——注浆孔间距,根据岩层裂隙连通情况,一般取3~6 m。
二、注浆孔终孔深度
注浆孔终孑L深度一般要求超过含水层底板10 -15 m。
三、注浆孔偏斜率
孔深小于200 m,偏斜率低于0.5%。
孔深200 - 400 m,偏斜率低于0.8%。
孔深大于400 m,偏斜率低于1%。
四、注浆段高
当钻孔较深、含水层较厚时,一般采用止浆塞分段注浆,其段高可参照下列规定:
(1)强风化破碎带或极大裂隙,段高为5~10 m。
(2)大裂隙岩层,段高为10 -20 m。
(3)中小裂隙岩层,段高为30 -50 m。
(4)重复注浆时,段高为60 -100 m。
五、注浆终压
注浆终压按钻孔垂直深度计算,根据以下两式确定:
(7 -4)
(7-5)
式中 Pn——注浆终压即受注点压力,MPa;
H一受注点至静止水位的水柱高度,m;
Ho——地面至注点深度,m;
У——水的密度,У=l。
六、浆液凝胶时间
采用水泥一水玻璃浆液,其凝胶时间控制范围如下:
(1)注浆深度小于100 m时,采用孔口混合方式,凝胶时问为3~5 min。
(2)注浆深度大于200 m时,采用双管孔内混合方式,凝胶时间小于3 min。
(3)地下水流速大于200 m/d,凝胶时间小于l rmn。
七、浆液注入量
浆液注入量按下式计算:
(7-6)
式中 Q-浆液注入量,1113;
A-浆液消耗系数,取1.2~1.5;
R——以注浆钻孔布置中心为基点的浆液有效扩散半径,m;
H1-注浆段总高,m;
n——岩层平均裂隙率,%;
β——浆液充填系数,取0.9 -0. 95;
m——浆液结石率,取0. 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