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况
(1)该井为某油田三元复合驱实验区的中心井,于1999年6月4日投产,7月日产液59m³。由于产能较低,先后对PⅠ1、PⅠ2、PⅠ2-3、PⅠ3-4层进行过两次压裂改造,经压裂改造后液量急剧上升,2004年4月产液量为150m³/d。从声波变密度测井资料看,1003.9~1034. 2m段几乎没有水泥环;找水资料显示,葡Ⅰ6-7(未射孔)为高含水层(1020~1027. 5m),产液占全井的78. 64%,含水99.9%,分析认为葡Ⅰ3-4(1013.0~1016. 5m)及以下管外窜槽。
(2)油井基础数据见表2-39。
表2-39 基础数据表
(3)封堵层位数据见表2-40。
表2-40 封堵层位数据表
该井在2006年3月进行封堵施工,封堵未成功,2006年4月23日再次进行封堵措施作业。
2.监督要点
(1)影响封堵效果的环节和容易出安全问题的工序是本次监督的重点。
(2)施工设计、作业现场HSE、现场应急预案齐备与否,施工人员工服、工帽穿戴整齐。
(3)水泥车车况是否良好。
(4)封堵施工时,请作业队随时作好活动油管等准备,并要求作业机处于工作状态。
(5)现场准备了排液池,所排废液用罐车运到采油厂指定地点,没有污染。
(6)封堵使用新油管、各道工序都按设计执行、井口井控装置符合施工要求、指重表工作状态良好。
3.过程监督
1)化堵前作业
(1) 2006年4月23日至29日,采研试验队进行了作业,起出原井管柱,探砂面高度、冲砂,下刮蜡一次、刮削一次、通井一次。
(2)用70℃热水冲砂洗井至人工井底,下入验窜管柱,进行磁性定位、验窜、验窜后准备进行封堵。施工管柱结构如图2-36所示。
图2-36 堵水施工井身结构示意图
2)封堵施工
(1)针对该井为三元复合驱中心井,施工取三元液与堵剂进行配伍性实验,进行堵剂调整。根据验窜的实际情况,该井利用先注入暂堵剂及速凝堵剂,再注入主剂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效果,达到封堵的目的。
(2)配置速凝堵剂2m³、堵剂48m³,出动泵车二台、水罐车二辆。
(3)作业队连接地面管线,试压25MPa,不刺不漏。
(4)泵入暂堵剂25kg、速凝堵剂2m³、堵剂48m³。
(5)之后替挤清水3.2m³,关井候凝(施工前泵压8MPa,施工后泵压为18MPa)。
3)验证堵水效果
(1)起出封堵管柱。
(2)下入刮削、通井管柱,刮削后,起出管柱。
(3)下入验效管柱,进行验效,与封堵前验窜相对比,认为封堵成功。见表2-41。
表2-41 施工前后封堵层参数变化
(4)起出管柱,下泵完井。
(5)封堵后效果对比,见表2-42。
表2-42 施工前后全井生产数据对比
施工前后产液量、含水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尤其采出液聚合物浓度的提高说明PⅠ6-7及以下未射的高含水层窜槽已被有效封堵。2006年6月19日对该井进行环空测试,并与施工前进行比较,如图2-37所示。封窜后PⅠ3-4至PⅠ6-7产液量为0,封窜施工成功。目前,该井仍然有效。
图2-37 施工前后环空测试比
4.案例提示
(1)监督对所监督的井的井况必须充分了解,掌握该井监督工作的关键点。
(2)监督与专业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井下作业监督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是监督工作的基础,同时在监督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和经验。
(3)监督是一项科学而严谨的工作,并不是走过场,它需要监督者拥有良好的工艺水平和执着的责任心。
(作者稿费要求:需要高清无水印文章的读者3元每篇,请联系客服,谢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