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宁和利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服务热线

18564280928

联系我们

电话:18564280928
手机:18564280928
邮箱:admin@baidu.com
地址:山东济宁鱼台县北环路西首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井下作业中压裂砂堵后放压不当引发事故

作者: 时间:2019-10-08 09:59

    1.基本情况

    该井实施压裂施工,下入压裂管柱如图2-11所示。在压裂加砂后期发生砂堵,放压后,在压裂管柱内下连续油管遇阻,冲洗无进尺。且压裂管柱卡钻,倒扣起出后发现有5根油管被严重挤扁,成麻花状。

压裂管柱

    图2-11    压裂管柱

    2.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发生经过

    压裂前,旋转坐封封隔器,坐封负荷120kN。井口安装KQS105/78型采气树。

    实施压裂施工中,试挤最高压力达66MPa时,套管少量返水。停泵后套管打平衡压20MPa。压裂时最高压力95MPa,共打入压裂液145m³,陶粒6.5m³,套压在压裂期间基本稳定在55MPa,加砂后期显示砂堵迹象,停止压裂。此时油压60MPa、套压55MPa。

    随即打开地面旋塞阀放喷,压裂液强烈喷出,井口伴有一声巨响,放喷出口流量迅速减小。

    次日连续油管下至42. 1m遇阻,上下活动三次,并进行正冲洗,泵车压力24MPa,返液出口无砂粒,无进尺。起出连续油管,观察连续油管管头被挤扁,如图2-12所示。套管试压15MPa,油管无液返出。

    拆井口采气树后上提管柱,管柱上行6cm,悬重上升至600kN(原悬重400kN),判断管柱遇卡,井内油管发生变形,决定对该井井内管柱进行处理。

连续油管管头被挤扁

    图2-12    连续油管管头被挤扁

    2)事故原因分析

    (1)首先采用悬塞阀控制放压是十分错误的。

    (2)油管高压60MPa、套管高压55MPa,必须控制缓慢放压。且当油压低于套压后,控制油、套同时缓慢放压。由于采用了悬塞阀,不可能做到缓慢放压。这样油管内从高压瞬间释放,再加上油管外,高套压作用,形成强压差,将油管挤扁就不足为怪了。

    3.处理措施

    (1)倒扣。

    上提负荷10kN,倒扣起出油管挂1个,D88.9mm外加厚油管3根。

    (2)采用磨铣磨接箍,套铣磨油管本体的方式处理变形油管。

    下入底部带D118mm×0.23m平底磨鞋,正循环磨铣,进尺2.0m。严格控制钻压,详细记录进尺情况,确定接箍磨掉后,下入D118mm×10m套铣筒正循环套铣,最后下入母锥打捞变形油管。打捞期间始终盯紧鱼顶,当鱼顶判断不清时及时打铅印,为工具及打捞方案提供依据。此时鱼顶深度为223. 46m,共打捞出5根变形油管。

    (3)对扣、冲洗。

    下入D88. 9mm外加厚油管机械旋转对扣后,下螺杆笔尖进行油管内冲砂,有陶粒返出。

    (4)打捞、整体解卡。

    下入可退式打捞锚,打捞深度223. 46m,在0~700kN范围内反复活动后解卡,起出井内剩余油管及井下工具。

    (5)测井。

    套管试压,泵压20MPa,30min,压降0MPa,试压合格。证实该井套管完好,事故处理完毕。

    4.案例提示

    (1)通过事故发生的经过及先期的施工确认,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确定了井下管柱遇卡的原因,认定了井内存在变形的油管。

    (2)事故处理过程中,准确核实下井管柱深度,随时对井下鱼顶打铅印进行确认,保证了打捞施工的顺利进行。

    (3)对于井内变形油管,采用磨铣磨接箍,套铣磨油管本体的方式处理变形油管,成功地对变形油管进行了打捞。

(作者稿费要求:需要高清无水印文章的读者3元每篇,请联系客服,谢谢!在线客服:艾特贸易网客服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