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况
1)概况
该油藏具有低压、裂缝发育、油层相对较深、渗透率低,尤其是本井动用的主力油层青一层和泉四层,渗透率更低的特点。因此,需采取大砂量、高砂比、等量替置、高强度支撑剂、低伤害压裂液等方式,提高储层改造规模,增加储层导流能力。因压裂液进入量大,一次返排率低,造成压后污染油层,影响措施效果,见表2-23。
表2-23 典型井返排率简表
2)基础数据
油层套管程序D139. 7mm×1935. 82m,人工井底1925. 1m,水泥返深1004. 5m,油层数据见表2-24。
表2-24 油层数据
3)作业目的
因地层渗透率低,严重制约油井的产量,要求压裂,采用CO2吞吐助排技术,有效提高压后返排率,降低油层污染,改善油层渗透性,提高油井产量。
2.监督要点
采用CO2助排压裂技术,增加返排速度,提高返排效率;减少总体压裂液进入量,缩短排液时间,同时在裂缝中形成泡沫,改善压裂液流变与滤失性能,改造低压、水敏水锁或裂缝发育的复杂油藏。
(1)现场监督检查压裂液的性能及质量和数量。
(2)保证下井工具及井下管柱的质量。
(3)在高砂比情况下压裂,避免发生砂堵或砂埋管柱事故。
(4)保证压裂前置液中,起泡剂按实际用量注入。
3.过程监督
(1)检查下井工具是否有合格证、试压记录,按设计要求下入压裂管柱。如图2-26所示。
图2-26 压裂管柱结构
(2)压裂前认真检查压裂液的质量。
(3)2006年4月6日压裂,按压裂设计施工。泵注程序见表2-25。压裂车组与CO2施工车组紧密配合,按施工设计顺利打入36m³ CO2液和24m³压裂液混合成的泡沫压裂液作前置液,累计加砂40.8m³、压裂液145.4m³。2h后以5mm油嘴限流返排,返排31h,排出压裂液73m³,一次返排率达到51%。
(4)压后测试2h后限流放喷(用5mm油嘴),上提压裂管柱到油层上部。
(5)作业完井,开抽投产后迅速见油,同时增油效果明显。
4.案例提示
(1)CO2助排压裂技术,有较严格的使用条件,施工队伍严格按设计施工。监督人员在现场掌握了下井管柱、前置液压裂砂、加砂比及起泡剂等关键点,保证了施工顺利成功。
(2)监督人员应严格保证CO2对人体的安全。
表2-25 方52-19井CO2助排压裂输砂程序表
(作者稿费要求:需要高清无水印文章的读者3元每篇,请联系客服,谢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