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况
(1)基础数据见表2-38。
表2-38 基础数据表
(2)施工目的及要求。
该井是一口探井,2000年11月试油时将水层14#层2368.0~2377.4m井段(两段各2m)进行套管补贴封堵(补贴套管内径100mm)。下泵生产后日产液41m³,含水100%,分析为套管补贴失效。为封堵出水层,在不起出补贴套管的情况下,对套管补贴段实施化学封堵。
2.事故原因分析
1)堵水施工过程
(1)套管内填砂,砂面为2568. 86m。
(2)挤注油溶树脂化学堵水剂12m³。
(3)候凝72h,探堵剂面为2413m。
(4)套管试压10MPa,稳压30min合格。
2)钻铣堵剂施工
(1)下入钻具组合:D90mm(反扣)三翼刮刀钻头+D89mm(反扣)钻铤80m+D60.32mm反扣钻杆700m+D73.02mm反扣钻杆。探到堵剂面深度为2413m。
(2)施工过程:400型泵车循环,泵压为5~15MPa,排量300 L/min,加钻压10~20kN,正常钻进30. 48m后,泵车忽然憋压,泵压最高为22MPa,此时钻头深度为2443. 48m,钻进进尺缓慢。上提管柱1. 95m遇卡;活动管柱,大力上提550kN解卡。套管试压11. 4MPa压力,累计注入水1.7 m³,判断封堵失效。
3)原因分析
(1)此次卡钻的原因:根据钻进过程中,返出液带出少量堵剂碎块,最大厚度9mm,起出的钻具发现钻头一个水眼处卡有一厚度为16mm的堵剂碎块。分析由于钻铤与补贴管之间的环空太小,阻塞了钻屑返出,钻头切削下的堵剂碎屑无法及时返至地面,导致泵压升高和反复切削钻屑致使进尺缓慢。
(2)堵水措施失败的原因:钻具在钻进过程中对下段补贴套管的撞击和解卡中的大力提拉使其密封失效。
(3)工艺技术的制定不合理。
(4)作业施工过程的监督不到位。
3.处理措施
(1)找出原因后,首先套铣打捞将井内补贴套管捞出。发现只有上段补贴套管内壁有均匀的堵剂凝固层,而下段套管内壁上无堵剂。通过分析可以判断下部补贴管的漏失是在钻铣堵剂过程中造成的,而不是发生在化学封堵之前。
(2)重新进行堵水施工,挤注油溶树脂化学堵水剂4.8m³。候凝套管试压合格后下入新的钻具组合:D90mm(反扣)三翼刮刀钻头+D89mm(反扣)钻铤80m+D73. 02mm反扣钻杆。泵压5~7MPa,排量300L/min,钻压10~20kN,钻至人工井底。
最后下泵生产,产液8. 0m³/d,产油7.6t/d,含水5.3%,达到了施工目的。
4.案例提示
(1)工艺措施的制定要全面考虑,优选可靠合理的工艺技术。
(2)根据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对施工队伍及设备状况、人员技术能力要做好具体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施工要求,来保障油水井修井作业的正常施工。
(3)井下作业监督人员对重点工序的监督必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