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宁和利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服务热线

18564280928

联系我们

电话:18564280928
手机:18564280928
邮箱:admin@baidu.com
地址:山东济宁鱼台县北环路西首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井下作业中任459井重复作业

作者: 时间:2019-10-08 10:00

    1.基本情况

    任459井为任丘潜山二阶带的一口油井,1997年3月25日投产,生产方式为抽油机生产,D70mm管式泵,下泵深度为1089. 97m,冲程为4m,冲次为4次/min,初期日产液70. 6t,日产油35. 4t,含水49. 9%,现需检泵并查不出油原因。

    基本数据见表1-13。

    油井历次检泵情况见表1-14。

    表1-13    基本数据表

基本数据表

    表1-14    任459井历次检泵情况统计表

任459井历次检泵情况统计表

    2.监督要点

    (1)针对2005年7月27日以后连续三次抽油杆接箍磨断检泵,平均检泵周期不足三个月,分析查明其主要原因。

    (2)针对偏磨井段提出治理措施及意见。

    3.过程监督

    1)过程监督

    从表1-14中可以看出,任459井从2005年7月27日至2006年3月30日重复检泵4次,重点对这4次检泵施工中的监督情况进行分析。

    (1) 2005年7月7日检泵(检泵周期446天)。

    起杆过程中,发现第12根D25mm杆接箍偏磨断。通过对起出全井油杆的检查,自上而下第13~25根D25mm,第122~132根D19mm抽油杆接箍有偏磨现象。

    本次作业杆柱结构:D56mm活塞+D19mm杆×22根×178. 67m+D22mm杆×88根×695. 77m +D25mm杆x28根×222. 94m +2. 00m短节+D29mm光杆。

    对全井的D19mm×22根,D25mm×28根杆进行了更换,油杆为修复杆。

    加D19mm扶正器10个,位置自上而下分别为第118,120,122,124,126,128,130,132,134,136根。

    加D25mm注塑杆10根,位置自上而下分别为第9,11,13,15,17,19,21,23,25,27根。

    更换油管D73 mm加×30根,位置自上而下为第25~ 54根。

    (2) 2005年10月29日检泵(检泵周期92天)。

    起杆过程中,发现自上而下第75根D22mm杆接箍偏磨断。对起出全井杆、管进行了检查。

    本次作业杆柱结构:D56mm活塞+D19mm杆×24根×191. 99m+D22mm杆×84根×669.13m+ D25m杆×31根×245. 62m+ D29mm光杆(共加扶正短节35个)。

    全井油管、抽油杆全部更换,抽油杆为修复杆。

    (3)2006年1月19日检泵(检泵周期81天)。

    起杆过程中,发现自上而下第4根D25mm杆接箍偏磨断。对起出全井杆、管进行了检查。

    本次作业杆柱结构:D56mm活塞+D22mm杆×88根×710. 41m+D25mm杆×49根×395. 45m+ D25m杆×49根×395. 45m +D29mm光杆(共加扶正短节45个)。

    全井油管、抽油杆全部更换,抽油杆为修复杆。

    (4) 2006年3月30日检泵(检泵周期70天)。

    起杆过程中,发现自上而下第10根D25mm杆接箍偏磨断如图1-4所示。对起出全井杆、管进行了检查。

抽油杆接箍偏磨情况

    图1-4    抽油杆接箍偏磨情况

    本次作业杆柱结构:D56mm活塞+D22mm杆×90根×729. 85m+D25mm杆×47根×376. 66m+D29mm光杆。

    换油管D73mm加×50根,位置自上而下第66~115根;换全井抽油杆,D22mm杆加扶正器15个,位置自上而下分别为第87,89,91,93,95,97,99,101,103,105,107,109,111,113,115根;D25mm注塑杆25根,位置自上而下分别为第1~15根和第17,19,21,23,25,27,29,31,33,35根;换光杆D29mm。

    2)重复检泵原因分析

    任459井最近重复检泵两次,检泵周期只有81天和70天,抽油杆接箍磨断位置均在井口附近,分别是自上而下第4根、第10根抽油杆D25 mm接箍,从现场实际起出杆、管和日常生产状况分析认为,造成偏磨的主要原因是:该井完井时使用的是新式盘式表层套管头,2005年8月13日套管上窜后,采用了在盘式表层套管头上用环形钢板,将油层套管加固焊接,在这之后套管再未上窜过,致使套管上窜的应力不能释放,引起井口附近的套管弯曲变形而使杆、管偏磨。从作业前,该井井口不对中、加密封填料困难、密封填料偏磨严重就可证明。

    3)采取措施

    在这次作业施工时,将环板割开,释放套管应力,用通井机上提套管负荷为150kN,套管上提约10cm,并校正井口对中后点焊固定套管。有效地改善了杆、管的偏磨状况,至今已生产154天未出现杆断现象。

    4.案例提示

    (1)监督人员在施工中对出现的问题综合分析,找出套管内应力未能有效释放这一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成功地解决问题。

    (2)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避免查不出问题反复检泵作业。

(作者稿费要求:需要高清无水印文章的读者3元每篇,请联系客服,谢谢!在线客服:艾特贸易网客服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