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况
该井油层套管:D139. 7mm;人工井底:1652m;生产井段:1563~1587m。因油井不出液,要求检泵作业。起出原井抽油管柱时发现活塞有划痕,抽油泵固定阀内有地层细粉砂。委托方决定采取硬探砂面、冲砂措施。
2.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经过
下D88. 9mm斜尖+D88. 9mm油管165根。实探砂面为1548m,证实已将油层全部埋死。
清水45m³正洗井替井筒原油,压力2MPa,洗出井内原油3m³,返出清水30m³停止。
接单根正冲砂至1570m时,水泥车泵压由3MPa降至0,出口排量逐渐变小至不出。此时作业队指挥人员停止管柱下放,要求水泥车加大排量(由2挡变3挡)。水泥车泵压仍然为0,出口不返液体,上提油管卡(悬重220kN),活动解卡悬重增至500kN,不能解卡,造成冲砂卡钻事故。
2)原因分析
(1)冲砂施工时偶遇严重的漏失地层,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采取停止下放管柱,是造成卡管柱的重要原因。
管柱冲至严重漏失井段时,井口不返液,说明之前上返至该漏层以上的砂子会下沉,在间隙很小的环空堆积,将管柱卡死。此时应立即活动上提管柱,切不可静置管柱。
(2)冲砂管柱使用不合理,油套环空间隙太小,砂子回落极易在环空形成砂桥,是造成砂卡管柱的又一重要原因。
(3)环空间隙狭小,应该用反冲砂的方式进行冲砂。此时正冲砂有相当大的隐患。
3.处理措施
(1)计算卡点位置。
(2)因环空间隙小,采用小冲管,在D88. 9mm油管内冲洗、结合上提、活动管柱解卡。
(3)转大修。
4.案例提示
(1)冲砂前要了解井史,掌握地层压力情况和历次洗井及冲砂地层漏失情况。
(2)在小套管内,避免用大直径的油管冲砂,采用大直径管柱最好用反冲砂。
(3)冲砂时发现进、出口排量悬殊时,要及时上提管柱,以防砂卡。
(4)地层漏失严重的井,可采用捞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