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况
1)概况
安塞油田长6油藏,由于是胶结疏松的砂岩油层,在生产过程中,地层出砂已经成为影响原油生产的主要因素,常常造成井筒砂埋、卡泵等井下事故,主要采取冲砂、改善生产管柱结构等工艺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2)基本数据
该井属长6层。油层套管:D139. 7mm×1160. 59m;射孔段:1096~1101m;人工井底:1150m;冲程:2.5m;冲次:9次/min;动液面758m;日产油2.49t,含水50%;本次检泵周期268天。
井下管柱结构:丝堵D73mm×1113.52m+筛管D73mm×1101.52m+管式泵D38mm×1092. 93m。
3)作业目的
解卡、恢复生产。
2.监督要点
(1)根据现场砂卡情况,采取措施,起出砂卡管柱。
(2)井筒冲砂至人工井底,保证井底清洁。
(3)提出管柱改进、生产参数更改措施,并监督完井。
3.过程监督
1)起钻、检查管柱砂堵、砂埋情况
2006年5月,试提油杆,指重表吨位80kN,继续上提至100kN未能解卡。作业队实施倒扣提油杆作业,提油管,指重表显示200kN,司钻报告油管卡钻,继续上提钻具,指重表显示250kN,再继续上提,指重表显示300kN,未能解卡。活动解卡,司钻在200~300kN范围内活动解卡1h后,仍未解卡,再次试提钻具至350kN时瞬间解卡,继续上提钻具,无卡钻现象,解卡成功。提完油管杆,检查情况如下:
(1)泵上1根油管有1m砂堵,泵筒堵实。
(2)连接丝堵的尾管有6m砂堵。
(3)管柱最底部有0.5m砂埋痕迹(砂粒为细微颗粒),判断为砂埋管柱0.5m。
2)冲砂
施工队决定采用通井规+底部斜尖,将冲砂、通井管柱合二为一,进行冲砂、通井,被监督制止。最终按操作规程进行了冲砂、通井作业工序。
3)根据油井砂卡状况,采取的措施
(1)原管柱完深在射孔段以下,砂埋隐患很大,决定提至射孔段以上。
(2)根据动液面资料,将泵深上提,同时加长至两根沉砂管。
(3)根据油井出砂情况,减小生产参数(小泵径)。
(4)由于停电、停抽,为避免抽油泵柱塞砂埋、砂卡,使用防砂抽油泵。
4.案例提示
(1)本次作业井下情况清楚,作业目的明确,施工方案和监督方案能满足生产需要。
(2)监督人员认真负责,对违规行为能及时制止。
(3)完井时采用上提管柱、缩小泵径、加长沉砂管等办法,对延长免修期是有帮助的。
(4)根据出砂、冲砂、砂样资料,应提出积极的防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