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况
该井是一口注水井,目前停注,相邻油井出现供液能力下降的趋势,为保持该井区地层能量,决定对其实施作业,恢复注水。
1)基本数据
油层套管:D139. 7mm×3140m;人工井底:3110. 49m;注水井段:2959.5~3083. 9m;井下管柱结构:油管D73mm+ D62mm喇叭口×3072. 53m。
2)注水情况
停注前注水情况见表1-23。
表1-23 井近期注水情况
2.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经过
2005年4月调配,上提原井管柱活动,上提负荷440kN管柱断(第156根油管外螺纹断),如图1-36所示,油管内外壁结垢严重。下管带捞矛至1148. 37m处遇阻,后替入除垢剂18m³,冲洗至深度1576. 41m打捞,解卡负荷500kN管柱又一次断(第175根外螺纹断)。后转大修。
2)原因分析
由于此地区注水井水质比较差,并且对结垢程度认识不够、重视不足,使套管及注水管柱结垢比较严重。特别先期注水管柱下在油层中部或下部,造成在注水过程中,注水管柱易结垢卡阻,在处理结垢上难度加大。
对注水井的管理、维护观念淡薄,重油轻水的思想严重,只要能过得去,决不在注水井维护上花钱下工夫;长此以往就造成许多注水井被迫大修、报废。
图1-36 油管螺纹断裂及结垢情况
(1)注水井出砂砂埋、砂卡封隔器管柱。
(2)套变卡死注水管柱。
(3)注水井结垢卡钻。
(4)封隔器超期服役或过早失效,失去解封功能,卡死在井下。
(5)井下管柱腐蚀,掉钻。
(6)分注管柱已失去分注功能,使得注水失去意义。
3.处理措施
(1)采用D73 mm反扣钻杆接D118mm铣锥探冲洗鱼顶深度1751. 02m。
(2)采用可退捞矛,反复倒扣打捞22次,累积捞出D73mm平式油管99根。下捞筒3次,累积捞出D73 mm平式油管6根。下母锥造扣打捞3次,累积捞出D73mm平式油管3根。下本体捞筒打捞6次,累积捞出D73mm平式油管33根。
打捞过程中,辅助工序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清除套管壁结垢。下套铣筒8次,累积套铣进尺93m。下铣锥5次,累积磨铣进尺70. 95m。D116mm铅印2次。下D116mm通井规通井至3102m套变位置。
(3)下D62mm喇叭口至2400米完井、注水。
4.案例提示
(1)改进地面净化设备,提高水质。
(2)水处理过程中,加相应的药剂(杀虫剂、防垢剂、除垢剂),以解除近井地带的水垢堵塞。
(3)缩短作业周期。根据该地区水质分析结果,及注水井作业经验,得出本地区注水井最佳作业周期为10~12个月(适合结垢严重井)。
(4)该井因结垢严重,造成大修,并且油层部位已造成垢堵,故在完井后应采取酸化解堵等措施,以提高注水效果。
(作者稿费要求:需要高清无水印文章的读者3元每篇,请联系客服,谢谢!在线客服:)